。
难道打来孙、僧格林沁不知道进入京城后,终其一生,都将被锦衣卫监视吗?
二人很清楚,但没办法,要是真待在草原,恐怕有个两三年就要无疾而终了。
君权、相权博弈就够骇人的了,再多个王权,王崇古担心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听到黄锦说封王被劝止,王崇古的心刚放下,紧接着听到封王功劳分润,要给他,给他的儿子,给他没有成年的孙儿封授策赏国公。
从古至今,有哪个朝代一门三公,一门三侯的,这样的家族,两个巴掌都能数得过来。
而大明朝,也只出现一门两国公的,这样的家族有两个。
一是开国元勋中山王徐达的家族,其长子继承了魏国公爵,三子在靖难中暗助成祖文皇帝,成祖文皇帝登基以后,追赠定国公爵。
二是开国六国公之一的宋国公冯胜,其兄长冯国用,在太祖高皇帝起势时,劝说太祖高皇帝先拿下金陵为根据地,后死于军中,在建国后,追封郢国公。
徐家、冯家的第二个国公爵,都是人死后追封的,哪有活着的第二国公,甚至是第三国公。
王崇古这时在想,为何没有死在草原战场上,这样,儿孙各有一国公倒也无忧了。
文人不愿与武夫、蛮夷同席。
故此,北征诸将、草原贵族和诸国国使,被安排到了万寿宫饮宴。
而王崇古、朝廷大员、封疆大吏,则被安排到了永寿宫饮宴。
两座新建的宏伟大殿,还散发着淡淡的油漆、木料的味道,为了掩盖气味,殿内各设着四鼎香炉,燃着的龙涎香安神定魄,香味飘出殿外很远犹而未绝。
内阁阁老、六部九卿大臣,被安排在了大殿左侧,王崇古坐在了大殿右侧首位,其下是诸省总督、巡抚。
在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的带领下,群臣先向空荡荡的御座跪拜,山呼“万岁”,而后这才落座。
圣上不在,所有的人都不觉得奇怪,这二十多年来,满朝文武都习惯了这样的赐宴方式。
宫女、太监如流水般端来一盘盘御膳。
《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清,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
淳熬:肉酱油浇饭。
淳母:肉酱油浇黄米饭。
炮豚:煨烤炸炖乳猪。
炮牂:煨烤炸炖羔羊。
捣珍:烧牛、羊、鹿里脊。
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