吩咐道。
许论站起,接过了吕芳敬来的酒杯,一饮而尽,道:“谢圣上隆恩!”
“许论,你在湖广任上十几年,今年快七十了吧?”朱厚熜坐了下来,问道。
许论闻言,明显犹豫了下,道:“回圣上,臣已经过了七十了。”
此话一出。
大殿里许多与许论相熟的人都是一愣,许论之父是弘治朝、正德朝的吏部尚书许进,其长兄许诰逝世前是南京户部尚书,其二兄许赞是嘉靖初年的吏部尚书,在嘉靖二十七年时逝世,许论在嘉靖三十五年当过兵部尚书,后下派去了湖广任巡抚。
一门四尚书,在朝廷名声籍甚。
而且,许论三个弟弟也都曾进士及第,一门七进士,更是满朝皆知,所以,许论的生平知道的人不少,弘治八年生人,嘉靖五年进士。
至今六十六岁,但许论回答圣问,为何睁着眼睛说瞎话?
而内阁四阁老、王崇古、六部九卿大臣,望向许论的眼睛里,都闪着奇异的光。
灵宝许家,何多奇也,名不虚传。
“你当差几十年,吏部年年的考绩都是上等卓异,就连嘉靖四十年,吏部的考绩,锦衣卫的考成,也是双双上等,朕知道,那也不是白给的。”朱厚熜夸赞道。
那几场嘉靖大案,湖广的表现堪称完美,许论亲自为锦衣卫做指引,铲除了省府中绝大多数贪官污吏和大族豪绅。
湖广之中,无一大族,这是其他省府都做不到的,让人赞叹。
“这是老臣分内之事。”许论谦虚道。
因为自家是大族,他比其他官员更清楚大族、豪绅、贪官、污吏的模样和弱点,收拾起来,甚是简单。
“不过……”
圣音二字,顿时让大殿众人心提了起来,“有些官员一辈子清廉如水,那么到了晚年呢,保不住晚节了,朕想,你在晚节上,可以做个好榜样吧?”
不久前,湖广锦衣卫探查到令人担忧的消息。
湖广巡抚许论存在侵冒之弊。
“当官之法,唯有三事:曰清,曰慎,曰勤。”
这里的“清”指的是清廉,即官员应当避免“侵冒之弊”,保持清廉,不侵犯百姓利益,不贪污腐败。
有明一代的河工乃“国之大政”,为保障河工事务顺利开展,朝廷创立了一套堪称系统完善的管理体制。
大明朝的管河机构,大致分为河、道、厅、汛、堡五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