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师如父如亲。
师父逐门生常见,门生逐师父不常见,一旦相逐,师父、徒子双方必是两败俱伤,为天下诟病不仁不义不忠不孝。
师相,恐怕要成天下臣民的笑柄了!
这别说夺情留任了,但凡要点脸的,怕是连活着立足都不想了。
黄清目眦尽裂,这狗日的于慎行,怎么敢?是怎么敢的?
来不及继续想,黄清转身也进了灵堂,查看师相的情况。
只见张居正跪倒在棺椁前,双眼热泪横流,黄清抢了几步上前,同跪道:“师相……”
再劝说的话,却也怎么说不出口,为信任的门生在要命的时候背叛,这换作任何人都无法淡定下来。
“当年严嵩祸国殃民,我都不见其门生在死前如此参劾于他,仍见前程似锦的门生胡宗宪不惜以侯爵之位力保,当年恩师欲逐我和高拱出朝,参劾奏疏如雪花落京,我却无一句怨言,难道…难道…难道我张居正,就连严嵩都不如吗?”
张居正气血两逆,似是有鲠在喉,忍不住往外一吐,顿时鲜血染地。
血腥盈目,张居正撑不住了,就要往后仰去,幸好黄清在旁,连忙将师相扶住,迷蒙之中,张居正以若有若无的声音,道:“代我上疏,奏乞守制!”
说罢,再度昏厥了过去。
在清流时,张居正不知道受到了多少严党的攻讦,骂他是小人,骂他是禽兽,他却从来不以为意。
但今时,张居正彻底破防了,为官近二十载,他却连严嵩都不如,连得意门生都背叛了他。
一日两昏。
相府直接闭了大门,谢绝一切慰问、吊唁。
在黄清奉师命书写奏乞守制的上疏完,呈递玉熙宫的路上,就听到了无数的议论。
在都察院发生的事,于慎行的上疏,已然流传开来,朝野皆知,元辅有夺情留任,辜负孝名的想法。
黄清终究是大明朝的九卿之一,所到之处,无人敢当面置喙,但刚擦肩而过,议论声便在身后响了起来,声音之大,好像就怕他听不见。
黄清没有转头,因为那样会让他和师相更加难堪,不知不觉间,袖中握紧的双手,指甲嵌入了肉中,鲜血顺着指缝滴落。
满腔的恨意,都只有一个名字,就是“于慎行”。
但没多大会儿,黄清就听到了震撼莫名的消息,于慎行辞官挂印,已孤身离了京城。
都察院中,仅左都御史是九卿之一,但右都御史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