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景王可还在大明朝南面活动着呢。
非嫡非长,贤与不贤,尚是未知之数,萧皇贵妃与皇后,都属于民间之女,在皇后分娩时,朝野内外无数人士巴结逢迎,要不是国丈、国舅铸下大错,即便皇后所生太平公主,一位大明朝侯爵就呼之欲出了。
但萧皇贵妃分娩,从朝廷到地方,都没有向萧家巴结逢迎的迹象。
论现实,这天底下,恐怕没有官场更现实了。
人走茶凉,在官场,人有时候还没走,茶就已经凉了。
萧皇贵妃分娩,远比皇后顺利,阁臣们还走在紫禁城中,便听到太监、宫女的高喊称颂,“萧皇妃娘娘诞下龙子”。
阁臣们的脚步都不由得顿了下,喜悦之余,又不免有几分复杂。
不管怎么说,大明朝又多了位皇子,以后圣上龙驭归天,皇位总不至于再在废裕王、景王之间选择,多了个选择。
复杂的是,数月前,万众期盼的嫡子降生该多好。
“福王,可以出京就藩了。”海瑞开口道。
高、胡、李、朱俱是一愣,差点忘了,景王朱载圳先被逐国、裕王朱载垕再被废逐国后,其子,也是皇孙的朱翊钧,被迫留在京城,以备不测。
初住在海瑞府上,封王后迁回原裕王府,今福王府,海瑞与李妃约定,两家结为了儿女亲家。
一转眼,福王朱翊钧都快四岁了,皇家早慧,据说是个聪明的孩子。
在萧皇贵妃诞子,众人复杂,无人注意的角落,海瑞率先想起了自己的亲王女婿。
京城是个牢笼,至少对于福王朱翊钧来说是这样的,能早日跳出去,也能多为自己活一日。
高拱走在最前,声音却能无误传到最后的朱衡耳中,说道:“萧妃子初诞,福王离京就藩之事,不必那么急吧?”
作为传统文臣,高拱的想法很简单,在京的龙子龙孙越多越好,一来,江山社稷传承无忧,二来,夺嫡之争,向来对文官之首有利,左右逢源,火中取栗。
这份险恶用心,倒是不难想,海瑞立刻反驳道:“几年前,元辅曾是裕王府下的中流砥柱,后因严嵩、徐阶之流,和前裕王朱载垕绝了情义,与前内阁首辅大臣张居正共同倒严、倒徐,以致前裕王走投无路,误入歧途,上演子逼父宫的闹剧,裕王被废被逐,福王以国本在京数年,难道,元辅顾念往日旧情,欲辅皇孙上位?”
诛心之言。
别说福王没有继承大统的可能,就是立为储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