氏组成,称为“蓝突厥”。虽人数极少,但掌握着突厥汗国的军政大权。其中汗位只能由阿史那氏继承。
而执失、苏农、拔延、舍利等原铁勒部落,因效忠突厥较早,语言相通,被称为“黑突厥”。在突厥汗国里属于二等公民,可以担任一些低级职务。
三等公民是九姓铁勒诸部,像薛延陀、回纥、仆固、浑、拔野古、同罗等部落,他们都不被视为突厥,社会地位低下,几乎没有政治权利。
最下等的是契丹、奚、室韦这些东部射猎部落,在突厥诸部当中地位最低。
在突厥贵族看来,“四方世界民族皆为敌人”,所以在其统治下,民族壁垒森严,突厥贵族高高凌驾于其他民族之上。
其他部族平时被横征暴敛,战时要从征和供应物资,稍有不从,就会遭到杀戮。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更何况是强悍难制的九姓铁勒。
对于这些部落来说,可谓是苦突厥久矣,一直是私下里联合怎么来反抗突厥。
贞观元年,趁着颉利可汗率领本部骑兵前往大唐发难,签订渭水之盟时,突厥国内空虚,薛延陀部率先发难,其后回纥、拔野古、仆固、奚、契丹等部也相继反叛独立或降唐。
到了贞观三年东突厥汗国“部落叛尽”。
可笑的是,贞观三年八月,迫于形势,颉利可汗向大唐要求称臣和和亲,遭到李世民的拒绝。
于是联合薛延陀,覆灭东突厥,苏定方活捉颉利可汗。
东突厥失败后,薛延陀的真珠可汗夷男接管了东突厥的故土。
薛延陀臣服于唐,暗中在扩大自己的力量。
“夷男给朕送了三千匹战马,谢罪请婚,又用契苾何力的性命暗中逼迫,要求娶朕的女儿,而非是大唐册封的公主,他的用意,难道朕能不知道。”
“他是想借用朕天可汗的名义,压制各部落,从而更加壮大自身。”
李承乾皱眉道:“父皇为何要答应他,这会让其他的部族,觉得我大唐势弱,从而引发不臣之心。”
李世民道:“大唐的强大,从来不是别人认为如何,便是如何的,而是靠着将士们的刀剑,拼杀,才让四方臣服。”
“朕若不答应他,来年征讨高丽,薛延陀必然从中作梗。”
说到这里,李世民转身走向书架,从里面拿出一本文册,而后递给太子。
李承乾翻看一看。
这是二凤写给薛延陀的原本,相当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