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很麻烦的事情,这跟打仗不同,涉及到各个方面。
在许多高丽土著贵族,地主看来,即便辽东城被唐军所占据,也只能仰仗他们,来治理这些百姓。
大唐对很多地方的治理,都是这么回事。
毕竟中原王朝,向来号称仁义之师,很少会进行大规模的屠杀。
且大唐朝堂距离远,等这风头过去了,高丽还是他们的高丽。
不过是换了个大王,这又有什么关系。
却没想到,李承乾直接来了招釜底抽薪。
生徒,是指官办学校毕业的学生。
如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六大高等学府的学子。
他们的父亲一般需是朝廷高官。
还有地方官学的学生,地方官学对于入学者的出身要求较低,通过学校的毕业考试后,获得生徒资格,便可参加朝廷准备的省试。
乡贡,指通过自学或私塾学成的人,他们需先参加由县、州两级负责的“发解试”。
县级考试由县尉主持,通过者由县里出具证明,取得参加州级考试的资格。
州级考试由司功参军主持,一般在八九月进行,即“秋闱”,考试通过后,州里会给合格者颁发“解状”,获得“乡贡”身份,从而具备参加省试的资格。
实际上即便是获得了乡贡身份,还要经过州府推荐,才能进行省试。
为了更好的对高丽地方管理,李承乾直接打破科举入官门槛。
在辽东城发出太子教令。
生徒,乡贡,直接为官。
若读书人没有取得这般功名,只需要参加考试合格,也同样能被任命为官员。
占据辽东城后,李承乾就对外发出了消息。
如今大量的文人,已经开始朝着辽东城聚集。
直接走太子的门路,在高丽这边踏上仕途,这对于读书人来说,诱惑力是巨大的。
要知道如今科举,本来就难度很高,况且世家大族还把持了投行卷,卡主了寒门弟子的脖子。
使得即便有些才学,也难以为官。
现在有这么个机会,谁还不立即把握呢。
消息一经传开,听到这事的学子们,哪还顾得上去准备科举,这可是终南捷径啊。
谁说在高丽当官后,就不能去到长安了。
只要干得好,那还不是照样升职吗。
按照太子如今的行事,这往后就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