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都按孤所定下的制度行事。”
李承乾可没有想跟李道宗去拉扯的意思,直接强势命令道。
闻言,李道宗想说的话,也都被卡在了喉咙里。
无奈作揖道:“是,殿下。”
李承乾也知道他想说什么,无非是会增加许多不必要的负担。
而且这么多公廨,真的能起到作用吗。
李承乾不想太多解释,这些东西解释起来,说上一整天,也不见得能让人明白。
且对于李承乾本身来说,更多还是在照描画虎,摸着石头过河。
毕竟政治制度这个东西,不能是直接套用的,只能是借鉴,效果到底如何,哪怕是李承乾自己,心里也没底。
但终归比现在的制度要更加的完善,这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实行之后,再有什么问题,再去解决就行了。
除了县城外。
还有对州府的制度改革。
在县城三权分立的基础上,增加监察司,负责对州府内,包括县城官员的监督审查。
州府对县城,也并不是进行垂直管理。
文官为文官,武官为武官,法官为法官。
自下而上的三套体系。
跟之前县令可以直接任命县尉不同,州府增设都察院,为县尉的直接上司。
都察院的上边,则对应刑部。
另州府增设司刑寺,为县丞的直接上司,对应最高为大理寺。
三套不同体系的官员,理论上来说不会相互流动,只在各自的体系内升迁。
总体来说,县令的官职要比县尉跟县丞大半品,但没有权力直接任命或革职,即便有所渎职,也是由都察院,司刑寺来进行处理跟安排。
把大概的框架定下来,接下来的章程,就是重新任命的事情了。
只是暂且来说,还是比较粗糙的。
毕竟大唐的学子,也没有对口专业的说法。
这都是后面慢慢发展的事情了。
散朝后。
李象不由问道:“父亲这是把朝廷六部,都搬到地方上来吗。”
李象都能看得清楚,其他人自然都能猜到太子的意图。
新的政治改革,根子还是在如今大唐的三省六部制上。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透着几分沉思之色,缓声道:“象儿,你能瞧出这与六部的关联,倒也聪慧。如今大唐地方治理,弊病渐显,县一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