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莫说是旁支庶出了,嫡系都在心动。
可若是家族中的青年派都跑到太子那边去了,五姓七望这边,还谈什么去跟太子较量。
当然,嫡系也不是很想去,本身也纠结。
因为他们过去,是没有优待的,等于是跟旁支庶出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
所以有些难为情。
这个事情搞来搞去,最后就闹到朝廷这边来了。
“诸卿有何想法?”
李世民也有些纠结,拿捏不准。
他乐意看到五姓七望吃瘪,可又不愿意太子那边过于坐大。
按照现在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太子那边以官职诱惑天下学子,长久以往,不出几年时间,岂非太子那边的学子比大唐还要多了。
天下读书人都跑到辽东去了,大唐还要如何发展。
别的不说,单单是今年大唐科举,就是个问题。
会不会出现参加参加科举的学子过少的现象。
以为都是上千人参加科考,今年会不会出现,连一百个学子都难凑出的可能。
先前为了支持太子在辽东的教化,大唐这边最高学府的六学二馆。
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
还有弘文馆跟崇文馆,大量的学子被派了过去。
尤其是崇文馆,这个隶属于东宫系统的学府,现在已经成了空架子。
面对陛下发问,几个大臣相互对视一番,最后是褚遂良作揖回道:“陛下,此事断不可放任自流。辽东之地,如今被太子这般施为,看似热闹,实则隐患无穷。大量学子未经严苛科举筛选,仅凭一腔热血便涌入辽东为官,长此以往,官场风气必乱。”
微顿,褚遂良神色凝重继续讲述:“我大唐科举,制度森严,层层选拔,为的就是能让德才兼备之人入朝为官,匡扶社稷。如今太子大开方便之门,那些资质平庸、只图官位的人混入其中,政务处理怎会得力?恐会生出诸多敷衍塞责、贪赃枉法之事,坏了我大唐根基。”
李世民微微颔首,示意他接着说。褚遂良清了清嗓子,又道:“再者,五姓七望之所以能绵延数百年,家族势力盘根错节,正是因其对族中子弟入仕把控严格。如今太子此举,引得其旁支庶出纷纷背离家族传统,长幼尊卑秩序大乱,极易造成世家内部裂隙加深,到时牵一发而动全身,整个世家体系动荡,朝堂也难安稳。”
长孙无忌闻言,打断道:“只是如今太子势头正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