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公子是哪一年考上的秀才?在哪里读的书?”
洛子君恭敬道:“晚辈今年刚考上秀才,现在正在外城西湖书院读书。”
“今年刚考上的?”
董文培闻言,眉头微微皱了一下,道:“西湖书院倒是个不错的地方,不过你今年刚考上秀才,时间实在是有些短了些。咱们这里虽然不是书院,但需要的教书先生,也需要有真实本领和一些教书经验的。你一无经验,二无才名……”
他一边说着,一边摇了摇头,准备拒绝。
洛子君拱手道:“老先生可否让在下先试试?”
董文培愣了一下,还未说话,后排一名少女便开口道:“董老,让他试试吧。”
洛子君抬头看去,那后排坐着一群年轻男女,其中一名紫裙少女,正是说话之人。
不过他没敢多看,看了一眼,便低下了头。
董文培这才点头,道:“好吧,你进来试一下。这里有一本成语书,你需要给大家讲解一个成语,让大家都能记住。还有一本诗集,你自行挑选一首,给大家讲解,若是能以此诗题,自己也做一首,自然最好,不作也可。最后,你需要说一段话,或者写一篇文章,来鼓励和劝诫大家好好读书,不可说前人或者书上说过的。”
洛子君拱手道:“晚辈明白。”
董文培又看了他一眼,让出了讲台。
洛子君走上讲台,先是抬起头,扫了下面一眼,这才低头看向了桌上的成语书。
这时,下面前排,有一名小姑娘满脸兴奋地低声道:“这个先生好年轻,好英俊啊,就要他吧?”
旁边一名小男孩生气地道:“玉宁,先生不能要年轻的,还是要老点的好,老点的才有真才实学。”
那小姑娘撅起小嘴道:“我就不,我就要年轻的!”
另一名小女孩道:“可不是你想要谁,就能要谁的,青桐姐姐说了才算数。”
这时,洛子君已经选好了成语。
他拿起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今日要教的成语:水滴石穿。
“大家认识这个成语吗?”
洛子君写完,转过身问道。
台下小贵人们,有人认识,有人不认识,不过都没有说话。
后排的年轻男子,自然也没人说话。
窗外的丫鬟仆人们,也都安安静静。
角落里,那名中年秀才和年轻秀才,脸上都露出了一抹冷笑,准备看他的笑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