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行,我再躺几分钟,腿好软,没力气。”
“你不是说,不能让三个队友等我吗?”
吕锦程似笑非笑地望着她。
“你让队友等不合适,但指导老师身体不舒服的话,等等也没什么问题。”
郭敏洁手机一抛,眼睛一闭,一副放弃挣扎的样子。
妈的。
反正都是迟到,也不差这几分钟了。
管理学院相当重视本届白马杯。
不仅院领导亲自拍板,专门协调出一间空教室,作为白马杯三校联合辩论赛的训练场地。
而且在配套团队这个范畴上,学院一把手钦点郭敏洁,作为指导老师出场指导。
简历显示,郭敏洁可不是普普通通的辅导员。
她在大学期间,完整地经历了“辩手——教练——评委”的成长线。
而且每个角色都有至少一整年经历,大一大二作为华中师范大学校队辩手亲自进场,大三大四保了研开始转型教练带新生,研究生阶段又转身变成了学校权威评委。
辩论赛这一块,她相当专业。
院领导对待白马杯的态度上达成了高度一致,主场作战,剑指出线,一定要拿出点真东西才行。
要场地给场地,要人给人,要钱
钱是给不了一点的。
一方面是学院没有这个经费。
另一方面,是因为本次代表管理学院出战的参赛队伍里,某位成员经过公正公开的层层选拔,正式成为了本届白马杯的赞助商。
吕总真不差钱。
“.有紧迫性是件好事,但大家也不要太有压力。”
教室里,指导老师郭敏洁站在白板前,身姿笔直,一头青丝被发簪从中间穿过,手中的马克笔转来转去。
她气色绝佳,唇红齿白,娓娓道来的样子优雅极了。
虽然晚到了十分钟,管理学院的四位新生听得还是相当认真。
一辩刘易升,二辩倪佳韵,三辩钟瑞曦,四辩吕锦程。
这就是白马杯管理学院参赛的四位成员。
“比赛呢,大家都想赢,但白马杯确实不一样,它这个赛制是面向新生。”
“强队之所以强,在于他们有传承肯下苦功,这从训练赛的数量可见一斑。强队比如江城大学的辩手,大一未必更有天赋,但是到了大二大三,会明显有很强的技战术水平优势。”
“我就说说我个人的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