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
“北元未灭,四周未平,百姓尚处于水深火热,咱不敢、也不会有丝毫懈怠。”
闻言,李善长连忙出声恭维道:“陛下英明。“
“有陛下为臣等指明方向,臣相信大明定能在陛下的手中,不断走向更高的繁荣昌盛。“
“这是天下之幸,大明之幸,更是百姓之幸。”
“臣替万民叩谢陛下。”
朱元璋哈哈一笑,对李善长的恭维很受用。
他捋了捋胡子,也是准备结束这场殿试了,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周折,这场殿试已没有太多意义。
也不适合再去弄太多过场。
朱元璋望着下面黑压压一片的进士,道:“这次殿试,按正常流程,已拖延了十几日了。”
“咱亲自看过你们的试卷,也听闻大臣说起过伱们,都是咱大明的可用之才,栋梁之材。”
“咱十分欣慰。”
“咱也不多废话什么了,这次殿试已够折腾人了,咱就直接宣布了。”
“这一届科举,夏之白为状元,花纶为榜眼,练子宁为探花。”
“其余的跟会试成绩一致。”
“至于你们具体在朝中的官职,会有专门的官员负责。”
“咱对你们是寄予厚望,希望你们不要让咱失望。”
朱元璋满眼殷切的看着下面的进士,仿佛真对这些进士寄予厚望,也给予了他们极大的重视。
众人心神一凝,激动道:“臣等定为陛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臣等谢陛下。”
“哈哈,好好好,得如此多的良才,咱大明又岂能不兴旺?”朱元璋开怀大笑,十分的满意。
百官也面带微笑,频频点头。
就在这一片祥和时,夏之白再度站了出来,他抬着头,拱手道:“陛下可还记得,当初还有个约定。”
“若我能拿出亩产千斤的粮食,陛下便答应在下的一个要求。”
“如今草民请陛下兑现承诺。”
话音落下,四周皆寂。
朱标眼皮一跳,没想到夏之白竟还记得这事,他都快忘了。
他当时就随口说了下。
没曾想,夏之白竟还当真了。
朱标阴沉道:“夏之白,何事非要一股脑在今天说完吗?”
夏之白道:“回殿下,草民担心若是过了今天,草民就再无这般胆量跟勇气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