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个海量,但如果能舍去这些繁文缛节,重点吐出写明奏章,治理天下的效率,无疑会提高不少。”
朱元璋点头,道:“说的好。”
“这番话,就该让那些大臣听听,一个个一天天干的是什么事?”
“做了个什么事,非要写个长篇大论,你给咱写个奏疏,就写今后的行政文书,颁示中外,使言者陈得失,无繁文,要是谁再敢给捉拿写长篇大论,咱就让他先挨五十棍子。”
“臣领旨。”方孝孺连忙道。
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正所谓换人如换刀。
之前的侍讲学士是中书郎王敏,只是这个王敏太过老实,真就照着奏疏念,听得他直打瞌睡,尤其现在压在自己身上的奏疏越来越多,朱元璋对王敏越来越不满,最后干脆就换人了。
没曾想。
换的这方孝孺用着还行。
他挥挥手,示意方孝孺念下一份。
就在方孝孺念诵时,一道身影进入了大殿,见到太子朱标到了,方孝孺迟疑了一下,还是将这份奏疏念完了,随后才恭敬的朝朱标作揖行礼道:“臣方孝孺参见太子殿下。”
朱标颔首。
朱元璋抬眸。
他看了眼朱标,不由冷哼一声。
“又去见那夏之白了?”
朱标苦笑一声,直接点了点头:“回父皇,儿臣方才的确召见了夏之白。”
朱元璋低下头,继续批阅着这份奏疏,淡漠道:“说吧,这个夏之白又给伱说了什么,让你这么心急火燎的来找咱,咱就奇了怪了,咱大明这么多臣子,你为什么就对这夏之白另眼相看?”
“他的那些想法,有多少值得一听的?”
朱标尴尬的笑了笑,无奈道:“父皇,儿臣从未轻视过大明任何臣子,只是夏之白足迹踏遍北疆,的确给了儿臣不少的思路,儿臣以为,这些想法是可行的。”
“那你先说吧。”朱元璋兴趣乏乏。
方孝孺看了下四周,正准备退出大殿,不过为朱元璋拦住了。
“不用了。”
“你也一并听着。”
“顺便给咱拿拿主意。”
“诺。”方孝孺心神一凛,连忙恭敬开口。
朱标看了眼方孝孺,并没有太放在心上,他对方孝孺还是很欣赏,这个人才学很高,也深得父皇赏识,而且见识不俗。
朱标道:“启禀父皇。”
“夏之白建议朝廷‘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