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没看见了,但问题就出在,夏之白引出了另外一件事,便是蒸汽机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影响的不止是盐业,还会牵涉到其他行业。
例如采矿、纺织,甚至还有农事、军事。
一旦蒸汽机真的得到了这么大的发展,那朝堂还要继续退让吗?继续只收固有的税额?
这么多行业,朝廷都放置不管?朝廷对天下的控制力何在?
最终。
一切都回归到了原点。
所谓的盐政改革,其实是在混淆视听。
盐业目前真正的问题,在于新式生产力归属在谁手中。
地方官府还有一些权贵,则是有意在模糊概念,把南方的事,全都归咎在盐政治理上,试图迷惑朱元璋,让朱元璋误以为真是盐政的问题,从而遗漏掉真正的重点。
不过夏之白却在奏疏中点了出来。
所谓混乱都是假象。
归根结底,是地方官绅看到了蒸汽机提供的大量生产力,也看到了蒸汽机能带来的巨大利益,他们并不想把这股刚出现的生产力交到朝廷手中,只想据为己有,借此来充实自家富足。
一旦朝廷丧失对新式生产力的归属权,地方官绅很容易借此成长为豪强。
豪强是历朝历代都严厉打压的。
朱元璋也不例外。
然而即便如此,依旧让人趋之若鹜。
夏之白给朝廷的建议,就是将新式生产力收归朝廷,地方只有使用权、没有所属权,地方想使用这些新式生产力,则要每年交不菲的‘使用费’。
夏之白还大胆说了一个观点。
一旦所属权确定,地方阻力其实很小。
因为真正影响的只有地主,但地主在朱元璋各种打压下,早就抬不起头,也根本没什么话语权,而依附于官府的士绅,从目前南方的情况看,他们根本就不排斥,甚至是乐于接受。
因为兼并土地,在目前风险太大。
通过新式生产力,开设工厂,借此来牟利,收入会更可观。
朱元璋犹豫的点,就是太冒进了。
朱标想了想,沉声道:“儿臣同样有些担心,但儿臣选择坚持夏之白的观点,蒸汽机这东西已经出现,而且在天下都开始大肆推行开,除非朝廷耗费极大的力量,才能将蒸汽机从土地上拔起,只怕效果还不会好。”
“与其如此,不如放开一些。”
“但朝廷必须加强控制。”
“不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