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平淮西碑
淮西功业冠吾唐,吏部(韩愈,世称韩吏部)文章日月光。
千载断碑人脍炙,不知世有段文昌。
——无名氏作。宋,苏轼记录,《记临江驿诗》(1094年)
令狐壳士饮了第四杯酒,接着讲平淮西事,他说,裴相带兵进入蔡州城,李愬携将士披坚执锐,跪拜迎接,裴相准备避让。李愬请求说,蔡州人顽劣张狂,三十二年来,不识得长安与地方的分野,恳请裴公就此机会显示朝廷的威仪。裴相于是坦然受礼,昂首入城,观礼的蔡州人,见识到了上下之分。裴相将李光颜、李愬部军士,分派淮西各州要塞,却以原洄曲叛军为卫兵,将领劝谏说,淮西不轨的人还有,裴相不能不防。裴相大笑说,某是圣人任命的淮西节度使,吴贼已经就擒,淮西百姓就是朝廷的属民,淮西军士就是某的亲兵,为什么要怀疑蔡人呢?淮西军民听他这样说,如释重负,很多人落泪了。吴贼造反后,害怕细作入城,禁止街谈巷议,禁止夜间烛火,禁止酒食往来,百姓道路以目,动辄得咎,缺欢少乐,裴相入城之后,废止了这些苛政,街上有了地摊和夜市,酒客可以堂食,商旅可以出境,蔡州百姓开始享受到生而为人的欢乐。裴相将吴元济械送长安,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一日,宪宗登兴安门,接受献俘,然后捆绑吴元济到太庙献祭,最后斩杀于独柳树下。吴元济终年三十四岁,两位弟弟及十余位属官均被杀,其妻没入后宫。宪宗论功行赏,李愬任山南东道节度使,治所襄州,封凉国公;李祐赴京,任神武将军,主管军事;韩退之参谋有功,授职刑部侍郎,为刑部副职;宪宗另外选任淮西节度使,裴相回朝,主持政事。到此时,淮西赏罚已定,却因为韩退之一篇文章又起波澜。
说到文章,令狐壳士停了下来,亲自提壶,给令狐子直、李义山和令狐纶倒满了酒,提杯说,先敬韩文一杯。
众人碰杯饮过,李义山放下杯,只见夜更深了,灯火正旺,片片白菊通透如玻璃。
又听令狐壳士说道,元和十三年(818年)正月十四日,群臣上表,请求圣人将平淮西之事,刻石记功,明示天下,以为将来法式。宪宗听奏后大悦,说道,朕览《贞观政要》,每每读到太宗皇帝灵州(宁夏吴忠)勒石之事,总是夜不能寐,遥想太宗,覆灭突厥,会盟灵州,豪情天纵,赋诗曰:“雪耻酬百王,除凶报千古”,并勒石以记。寡人于此追慕不已,有赖众卿,和衷共济,群策群力,助朕收复淮西,成就勒石之功,寡人他日也敢见太宗于天上矣。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