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目标?若合,则胜于他事。待九月后,李君致蒿入校,诸事安顿,老呼昂当为之绸缪。不然,届时若后觉所行与李君致蒿之志趣不合,则师友皆受累,且心有不快。
夜未深而语未竟,老呼昂素有先谈后定之习,学子欲入己门,必详谈而后定。今日之谈,可谓详尽矣。虽千里之遥,然网际交流,犹当面语,若李君致蒿有意入己门,老呼昂当悉心筹划,无所隐。
复有言者,欲为李君致蒿添一辅师,乃雍葭师姐也。欲三人共议此事,论及分工如何?则老呼昂专主资源之筹措,而雍葭则辅致蒿于学业之进益。
乃论技艺之途。技者,或曰战术之精妙,或言技巧之细腻;然战略之宏伟,亦或论“道”之高远,以助规划生涯。或志于博士之深造,或图职场之就业,诸般皆然。
“实欲汝择我,持以朴素之信任。”实老呼昂窃以为李君致蒿之稚,犹胜己之稚子。感其双重身份,师表之严,慈父之柔,皆备于一身。己子与其同侪,年岁相仿,彼略长尔数岁。时或感之,犹家长之视子女,然家长之心,更兼长者之风。既入此门,当从师命,此第一要义也。
终竟何如?解者行,未解者亦试为之。简言之,先听而行之,继则触类旁通。首宜践“听”之四字。譬如,硕士之阶,能听而行之,乃为上士;及至博士之域,听而行之,更兼触类旁通,斯为博士之佼佼者。然乎?
继而论及孔明与昭烈之事,孔明多策献于先主,问其策之感何如?或以“言听计从,鱼如得水”八字概之,然此非直述先主对孔明策之态度也。再论之,遍览三国之书或演义,未见先主有疑孔明之策,或必求其详而后用者。
此语应也同时再次说与雍葭听矣。乡有谚云:“请师师做主。”尔若选吾为师,则需有质朴之信任。若无信任,则日后相处甚难,效果亦不佳。当下此点,尤为敏感,且重要也。
二十四时五十七分老呼昂言至此,暂且止之,欲饮水稍憩。继而,愿闻雍葭师姐与致蒿详述实验室之情形。
老呼昂自卯时三刻始,迄于今已历二十五时八分,反复述之再三,深感导者之不易。导师面对学子,稚气未脱,多自以为然,而当今之评价体系与舆论导向,皆令传统尊师之道荡然无存。学子虽不听导师之劝,致导师指导乏力,然其自行其是之果,竟需导师承担,此逻辑实乃滑稽之至。无论有用与否,老呼昂先陈其弊,亦属负责之态。
至此,老呼昂觉已言明,遂请师姐亦宜自述,以显其读研期间之成就与现状,使众人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