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站着汪校长。
余校长讲不下去了。
汪校长很客气地将他请到办公室。
时间不长,王主任也赶到了。
王主任说,所有这些都是他和汪校长一起策划过的。为了将这篇可能上省报头版头条的文章写好,他俩有意事先什么也不说,想看看余校长最本质的那一面。汪校长也感慨,自己当教师快四十年了,从没见过这样的老师。他俩猜想,为了所谓的自我师资培优,余校长可能会采取的种种方法,但到头来真实发生的一切还是出乎意料。王主任希望余校长不要生气,更不要误以为这是在做新闻。
余校长根本就没往这方面想,在他心里,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汪校长同意在合适的时候让余校长正式上几堂课。
为此余校长紧张了好长时间,轮到他上课时,王主任和汪校长都在后排听。余校长费了很大力气,课堂效果还是没有独自讲课时好。余校长一共上了两堂课,后一堂课的效果明显比前一堂课有明显改善。汪校长倒是同意多给余校长一些机会,却有学生家长打电话提意见。实验小学学生的家长,尽是省里的干部,动不动就是处长,还有当厅长和省长的。汪校长不敢再让他试讲了,但也不要他当门卫,而是允许他自由地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
期末考试前一周,王主任亲自写的大文章完稿了,还送给余校长过目。
王主任的手笔要大气许多,不像当初张英才的文章,尽是萝卜籽一样的小事。王主任不无得意地说,这是自己生平写得最好的文章之一,只上头版都是失败,一定能上头版头条。为此,王主任为这篇文章取了一个格外响亮的标题:《没有丰功伟绩的民族英雄》。他的导语是:“十年动乱,百废待兴,国力绵薄,一时之计,只能无奈地优先考虑核心都市,在荒芜的乡村,如果没有一大批民办教师勉力支撑二十年,乡村之荒漠将更加不堪设想!”这些话,界岭小学最有头脑的孙四海老师,也不曾想到过。
余校长的脑海里一次次地出现“叹为观止”这个词。
期末考试一结束,余校长与实验小学的临时约定就废止了。
余校长就像一个从不旷课的学生,当门卫期间,从未离开校园一步。这时候,才决定去看看叶萌。在省城里,他真正牵挂的,不是张英才,更不是王主任,只有早早退学的叶萌才让他放心不下。余校长早将贺年卡上的地址记下来了。来接替他的门卫是省城的下岗工人,出门之前,余校长从他那里将要去的路线问得清清楚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