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那篇作文。一个小学生,能有作品公开发表,在全乡教育界都是大事。王主任在信里说,他自己写的那篇最初将民办教师称为民族英雄,后来又称为乡村英雄,最后定位为民间英雄的文章,因故没有在省报上发出来,但他会将其收入即将出版的个人精华作品集中。重要的是,民办教师问题已经受到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有关部门正在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余校长的心结很快就要彻底解开,专心从事乡村教育事业了。王主任信中所说,与张英才送来的红头文件精神不谋而合,余校长这才真正安心下来,有滋有味地分享万站长专程带来的一只烧鸡、两斤卤肉,还有两瓶白酒。
万站长主动交代了摩托车的来历,万分感慨地坦白,结婚多年,但凡要肌肤相亲,妻子总是作为恩赐赏给他,唯独昨天晚上,四十几岁的女人竟然柔软得像一摊水,一汪汪地将他淹得连枕头都找不着。万站长再三感谢余校长,没有那双皮鞋,自己这辈子只怕也没机会享受疑为天人的老婆。
别人还没劝酒,万站长便自饮了几杯。
一会儿他就喝高了,拿着酒杯,拉上大家,到操场上去祭旗。
万站长将酒洒在旗杆上,余校长也像他那样,将酒轻轻一洒。邓有米、孙四海和张英才,却争相将酒往旗杆高处洒,一个比一个洒得高。万站长说,当年自己从中心小学来这里时,为了旗杆的位置曾与老村长过不去。他和明爱芬都希望仿照天安门广场,将旗杆树在操场正中央。老村长却寸步不让,非要将旗杆立在操场边。现在看来,老村长是对的,如果按照他们的意思将旗杆立在操场中央,肯定被那块大石头拦腰砸断了。
凡是在界岭小学教过书的老师,后来都转为公办教师,这也是万站长最高兴的事情。万站长喝得够多了,还不肯放下酒杯,说有摩托车骑,就不怕路远,今后要常来,同大家一起将界岭小学办成乡村教育事业的小延安。邓有米真心实意地恭维说,真到了那一步,他就是界岭小学的毛**。万站长一挥手,拒绝了邓有米的好意,他说,界岭小学已经出了余**、邓**和孙**,他自己只能当一名万克思了。
万站长不厌其烦地对大家重复着这些话,还一遍遍地专门追问张英才:“还记得上次下山时,我说过的话吗?界岭小学这三位,孙老师是迷魂药,邓老师是还魂汤,余校长则是用迷魂药加还魂汤炼成的九阴十阳膏,无论哪一种,只要沾上了就放不下。”
张英才心里塞满了问题和答案,却不知用哪一种来回答,实在是被问急了,才猛地冒出一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