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好。”
……
陈策坐在马车上,一路朝正阳门外而去。
徐经和唐寅、祝枝山、王务弼等人已经在正阳门外齐聚。
他们不愿意惊动陈策,更不想让他们老师来送自己,都想让陈策多休息休息,都是一群有心人。
“伯虎、允明,此一别,不知何时再见。”
“昨晚婚宴上老师的话,吾等当时刻谨记于心,吾等当自强,日后必要振兴门楣,不给老师丢脸!”
徐经面色严肃的开口,现在朝堂上的人都知道他们是陈策的学生。
他们的一言一行,都代表了自己的老师,做什么事之前都要好好思量,无论如何不能给陈策丢脸。
唐寅和祝枝山重重点头,然后对徐经道:“衡父,东南只有你一人,老师其实最器重的是你,他知道你的能力足以顶住东南各方压力。”
“你在东南压力不小,要珍重啊!”
徐经点头:“好!”
文徵明和徐祯卿此时也从城内走了过来,吴中四大才子再次局面,现在境况却大不相同,不由唏嘘万分。
文徵明拱手对唐寅和祝枝山道:“伯虎,允明,待西南太平,定要再来吴中,吾等寄情山水,再比一场诗词字画!”
唐寅和祝枝山苦笑了一下,对文徵明道:“好的。”
现在他们和文徵明徐祯卿的心境都不同了,唐寅和祝枝山也逐渐明白当初的自己多么可笑。
什么寄情山水,什么诗词歌赋,这些虽然能提高自己在儒生中的名声,可这恰恰是最不中用的!
他们的老师才华之高,当世无几,可他们何尝见过陈策主动去做这些无聊的事?
随着地位阅历和见识的提升,他们现在才明白,这些东西是多么的幼稚可笑。
争一世之名有何用?不过只是扬名后世罢了。可对国家,对百姓,这些幼稚的东西又能有什么用呢?
兴许当初陈策见到他们所谓的吴中四才子,想法也是如此吧?
只是他们老师那个高情商,当然不会将这些道理点出来,真相是残酷的,说出来会得罪人,只能让自己去开悟。
唐寅和祝枝山已经悟出来了,文徵明和徐祯卿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唐寅和祝枝山都答应了,但文徵明和徐祯卿能感觉出来,他们已经不屑于做这些无聊可笑的事了。
正阳门内,一辆马车缓缓走出,众人顿时将目光聚焦在那辆马车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