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
一旦产生避战情绪,厌战情绪,楚世昭就只能防守,而不能主动进攻。
南宋之所以屡屡北伐失败,不仅和君主无能,执政者对北伐的态度不够坚定,民情不支持,也是主因。
毕竟北伐需要大量的财政支出,这些费用最终会转嫁到普通百姓身上,从而增加税赋和负担,而老百姓害怕增加税赋,对北伐的积极性不高,再加上南宋时期,生活比较富庶,人民有钱了,其实就不太想打仗。
打仗不是儿戏,那是真要死人的。
你都能活下去了,干嘛打仗!
南宋能北伐,除了主战派的推波助澜外,就是北伐这件事情,在南宋这边理论上属于政治正确,皇帝心里再不想打,也不能明着表露出来,靖康之耻就在台面上,你难道开口说算了吧,咱们不打了,不把二圣迎回来,不把祖祖辈辈念叨的燕云十六州拿回来。
无错版本在69书吧读!6=9+书_吧首发本。
这叫不孝!
所以名义上,南宋的皇帝必须按着百姓的脑袋去北伐,但是北伐的过程中,南宋皇帝又不想出现太多的变故,不想让自己的权力有失,所以常常干出拖后腿的事情,不知道他们是故意的,还是刻意的,或者说能力就这样,办不了。
但往深层里讲,这个朝代自己就不太想打,而且打多了,经常打输,百姓就更讨厌北伐了。
为了避免出现厌战情绪,楚世昭就要推动思想。
汉武帝耗费人力物力财力都要远征匈奴,民间反对的声浪也很大,但是汉武帝这个人厉害,他应该是第一个发现舆论重要性的帝王。
并且第一个正式利用舆论做事的皇帝。
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的是最暴力的公羊学说,而公羊学说讲的是大统一、大复仇理念。
九世之仇犹可报乎?百世之仇犹可报!
主张的是复仇!
大汉王朝被匈奴人干了那么多年,汉武帝刘彻怎么挑起百姓对匈奴人的怒火,那就是不断推崇儒家的公羊学说,灌输有仇就报的思维。
匈奴人欺负百姓,这仇要不要报!
必须报!
必须打!
要有骨气!
汉武帝刘彻这个人最恐怖的地方,就是他是一个表面上重情重义,骨子里又非常纯粹冷血的政治机器,而且太懂得利用人心了。
极其懂得让下面的人共情他的情绪。
他的降生,甚至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