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戒,有四条。
好,我们回到《讲义》的第九页。这个地方值得我们说明的,在《菩萨璎珞经》跟《梵网经》的重戒都讲十条;《瑜伽菩萨戒》只讲四条,没有把杀盗淫妄这四条戒列入菩萨戒里面。古德的解释有两个理由:
第一个理由、因为你受菩萨戒,你次第一定先受过声闻戒法,如果你是在家居士,你一定先受过五戒,你如果是出家众,你一定受过沙弥或沙弥尼戒,在前面的五戒跟沙弥沙弥尼戒已经有四重戒了,所以《瑜伽菩萨戒》就不再重复,只提到菩萨增上戒不共于声闻的地方就可以,所以它只列出四种他胜处法,这是第一个理由。
第二个理由、菩萨行者「若顺若逆」都是度化众生的方便,就是说杀盗淫妄在利益众生的因缘之下是有种种的开缘,后面也会讲到四重戒开缘的情况。但是《瑜伽菩萨戒》所安立的四种他胜处法,是一切时一切处都不可以开缘,不管你是自利、不管你是利他,这四条戒法都不允许开缘,这四条戒法只要有所违犯,就会严重的伤害你的菩提心。所以在《瑜伽》当中但安立这四条戒,因为这四条戒是绝对不能开缘的,所以安立四种他胜处法,是这样的一个因缘。好,我们再看下一科:
丁二、征释戒相
戊一、征问
这以下是用问答的方式来说明四重戒法的戒相,先有一个问,先看征问:
何等为四?
这是一个问,以下回答。
戊二、辨释
己一、自赞毁他戒
回答当中,先看戊二、辨释,分别的解释。解释当中有四条,先看第一条戒:己一、自赞毁他戒。这一条戒事实上具足两种过失:第一个过失是自赞,叫做自赞己德,你自己赞叹你的功德,你向别人宣扬你自己有布施、持戒、忍辱的种种功德;第二个过失是毁他,毁他之短,你毁谤他人的过失。当我们的身口意出现了自赞跟毁他这两种条件,就正式的犯到这条戒,这叫自赞毁他戒。我们看戒文:
若诸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自赞毁他,是名第一他胜处法。
一个安住在菩提心的菩萨,为欲贪求利养恭敬,欲指的是希望,这个希望就是整个犯罪的动机。说这个人他为什么会做这件事情?他内心当中有一个希望。什么希望呢?贪求利养恭敬,他要贪求更多的利养、财物资具,或者是要博取种种的恭敬,得到别人的尊重赞叹。有些人比较重财物;有些人对财物很淡泊,但是对名声看得很重,他比较资深、你比较资浅,你站在他的前面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