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江西、苏松人毋得官户部。”
不过建文朝曾对太祖体制、用人政策作过相当大的修正,改变了太祖对户部官员不得由浙江、苏松人充任的禁令,并于建文二年诏令准许苏松人仍得官户部。
之后明太宗即位后,恢复太祖旧制,浙江、江西、苏松三地人仍不得官户部。
不过我大明自有国情在此,祖制啥的就是用来破坏的。
比如正统九年,江西吉安的周忱短暂出任户部尚书一职。
至于户部左右侍郎那就更多了,反正到了底下,老朱只要不高兴了,把《皇明祖训》一翻出来,就能挨个抽过去,一个都别想逃。
为什么说户部尚书危险系数高呢?
根据现代史学家黄仁宇的总结,从1380年以后,八十九位户部尚书,其中二十五人是致仕离职,二十二人是转任他职,十六人解职,七人死于任上,七人以疾或丁尤辞职,三人处死,两人流放而终身不得录用,一人充军,一人未经批准而离职,一人死在战场,一人殉国。
如上所述,有明一代,所有出任户部尚书者中,正常致仕者仅为少数,多者或罢,或免,或降,或杖责,重者遭诛。
从户部尚书的任职与结局事实来看,大多不得善终.
会出现这种情况,除了皇帝的性格之外,另一方面则是大明奇葩的收支制度,朝廷常年处于没钱的状态
这就是费宏这位内阁次辅会亲自上门的原因,起初他对皇庄的经营状况并未给予过多关注,直到正德皇帝大刀阔斧的整治京营,真金白银的往里砸,他才意识到欧藏华居然能把皇庄经营得这么好,其中还有两成利润归鸿胪寺,那他就不能坐视不理了。
天知道每天醒来看着天下各个地区都说缺钱的时候,他脑袋有多痛。
现在终于有个人能为自己分担一些,他都做好了打算,下次举荐欧藏华当户部左侍郎!
费宏一脸惆怅的说道:“这才九月份啊,吏部、兵部、工部、刑部就开始催款了,也就你们礼部还算沉得住气.”
“咳咳.”欧藏华有些窘迫的说道:“其实.下官的折子还在修改.”
费宏和蔼的说道:“璟玉,我素来对你寄予厚望,深信如你这般才华横溢、志存高远的青年才俊,定能为国朝解忧,现在正是你发挥才华的时候。”
“科举会试是为国取才,乃国之大事,但兵部去年就已经做好了谋划,要为边境将士更换一批武器,并重新铸造一批火炮。所以,这科举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