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是完全没有问题的。登高一呼,就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奇妙事情。
所以结论有了。到了晚唐,天子依然是神圣的,但天子本人哪怕活成了个玩具、窝囊废,但还是可以利用这个名头做很多事,获得一批卖命杀材,甚至不需要你有什么本事。但如果你能具有一定本事,那就更好了。
第六个问题,武夫的道德、军纪。
晚唐的武夫固然可恶,但不是所有人都是没有道德操守的,相当一部分武夫的裤裆堪比文天祥。我举几个例子吧,我在史书中看到的,都是些小角色。
西川彭州一个小军官安某人,其大帅杨晟兵败后,王建喜爱安某人勇武,打算招揽为将领。安某人说:大帅对我有恩,要么放我走,要么杀了我,反正不可能为你效力。王建三次相劝,安某人三次这样回答,于是怒杀之。
后梁灭亡之际,后梁末帝让一个叫皇甫麟的小军官杀了自己,不要让自己成为沙陀人的俘虏。皇甫麟说:我只能保护皇帝,不能杀。后梁末帝没办法,于是自杀。皇甫麟一看,也自刎了。
兴教门之变,庄宗的侍卫全部逃走,符存审的儿子符彦卿与王全斌几个人拼死力战,一面为庄宗挡箭,一面掩护庄宗逃亡绛霄殿。后庄宗中箭,几人将其扶到内室,问庄宗还想吃什么。庄宗说,想喝一杯马奶,回忆下童年。于是符彦卿几个找来马奶,庄宗喝完就死了。几人哭拜后,踉跄离去。
杨复恭的假子杨守亮,积年武夫,但对人好,有操守。兵败后被处死,围攻群众无不流泪。
还有很多例子,就不举了。总之,相当一部分武夫是有道德的,你对他好,他绝对给你卖命。主角要做的,就是发掘有道德的武夫,笼络,巩固关系。等到道德武夫的数量足够大,被人造反的概率就很低了。当朝廷之师上下形成一股以道德为荣的蔚然风气,世道就渐渐得到了扭转。
然后就是军纪。
中唐以来,以笔者读史所见来看。军纪最好的要数魏博、成德、淄青、朔方、夏绥几镇。魏博军士除了杀节度使,没见他们干过其他暴行。不屠杀平民,不焚城,不劫掠,不抓耗材,发了赏赐就老老实实打仗。每次造反,也只杀节度使一家,非常讲道理。
成德的话,自王承宗以来,牙军没闹腾过。除了杀隔壁魏博调来的田姓节度使,没造过反。兵变只有一次,就是杀王镕。内部非常和平稳定,领导着河北风气。以至于晚唐朝廷都去成德境内募过黄门小儿——“以其民风淳厚至善。”
朱温的军队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