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教歪的,想的是恢复周礼、以儒家学说治天下,连宫殿的名字都要符合周礼。
说的就是朱允炆,那就是被教歪的典型,与一帮理想主义的儒生不考虑实际情况开始治国。
李贞就气鼓鼓的说道,“殿下,这些人要是再来找你,你就召臣。臣好好和这些人说道说道,他们怎么不给自己胡乱找个祖宗!”
马寻忍不住吐槽说道,“说不定早就找好了祖宗,认了学派、有了传承渊源,他们就是正经的儒家子弟了。”
虽然马寻的话有些愤世嫉俗、有点以偏概全,不过这也确实是一些士人的做法。
朱标就笑着说道,“这些事情爹和我也不好多说,有些事情还是姑父和舅舅出面就好。”
马寻挺身而出、责无旁贷,“太子放心就是,这些事情也用不着恩亲侯出面。下回再有人以这些事情麻烦殿下,我来和他们聊一聊。”
李贞则不太认可的说道,“这不行,这些事情得我来。陛下家世我更清楚,他们谁还敢和我来论这些!”
朱标连忙开口说道,“姑父、舅舅,这些事情不管是您二位谁来都好说。”
想给朱元璋找个祖宗,这事情朱标不认可,他不希望那些浙东人在这件事情上做什么,更不希望这些人夹杂着一些政治意图。
而朱元璋对此更是反感了,他就是淮西布衣出身,这一点他也从不掩饰。
李贞和马寻也都不愿意看到这些事情,那也是因为除了政治因素之外,也和他们息息相关啊。真的要是认了什么祖宗,他们都跟着受影响。
好不容易才将家世、家谱给续完整,这个时候再让那些读书人去引经据典、攀附延伸,自家族谱到时候都要跟着被修改很多。
朱标笑盈盈的问道,“姑父、舅舅,您二位来文华殿有何事?”
李贞拍了拍脑门,“差点给正事忘了,陛下令臣和国舅来寻殿下,商讨给诸位皇子册封亲王的事情。除了王爵封号之外,封王仪式也要殿下来定夺。”
朱标就笑着抱怨,“姑父,您说这事情哪能是我来做。明明就是父皇该做的事情,他推到了我身上,我怎么去和弟弟们说,这事情难一碗水端平。”
马寻忍不住看向朱标,一碗水端平?
李贞则有些执拗的说道,“这些事情本就该是殿下来定夺,即使是陛下要来定下此事,也该问问殿下的意见才对。”
朱标也明白这是正事,就说道,“姑父、舅舅,这一次封诸王,还得是您二位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