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秦朝传下来的兵书上,便记载着秦锐士聚兵时,气血狼烟连天,其中隐含一缕冲霄的血色。
曹操的亲军重骑,也达到了这一级,气血狼烟,隐泛血色。
这是百战劲旅,兵势与气血交融,千军如一人,才能形成的武运气象。
还有战国初期的兵家半圣吴起,所创魏武卒。
兵书上的记载是其兵列阵,兵锋化盾,坚不可破。
张辽,高顺统领的陷阵营,亦勉强能触摸到这一级别。
另有虎豹骑,亦逐渐成为轻骑劲旅。
曹操在军营驻足,临时抽检,随后才来到隔壁的工造营。
进门就看见一列织机,木轴滚动,正在织布。
机器上的木轴,前后运作如摇臂,将线排列在一起,越编越密,布锦就在这个过程中诞生。
每台机器前,有两个人负责操作,便能抵得上之前的十几人。
生产力一下提升了七八倍。
有匠作拿过织好的布锦,递给曹操。
“这是蜀锦?”
蜀锦以色彩自然鲜艳,织工精巧著称。
其精美程度,有种巧夺天工的观感。
曹操心忖怪不得蜀锦能传续千年,在很长的一个时期,直接当钱用,具有购买力。
蜀锦分为经锦和纬锦两大类。
其中经锦工艺,是蜀锦独有的。
蜀地气候适宜,具备了蜀锦需要的桑蚕丝及草木植物染料,等等独有条件。
拿给曹操看的锦缎,不止于蜀锦一种。
有些是不远千里选送来的,也有的是现场织出来的。
其中最厚实的一种,质地要粗糙些,没有花式,很简单的麻布。
但很耐用,适合普通民众做衣料。
最纤薄精细的一种,薄到能透视对面。
隔着薄锦看对面,有种朦朦胧胧的美感。
曹操用手揉了揉薄锦,轻若无物。
这么轻柔的薄锦,又足够舒适……曹老板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现有粗麻,织布,精棉,蚕丝等材料,能织出不同品级,对应不同人群的布匹。”
匠作汇报说:“这半年,我们共制备出纺机一百七十一台,都是这种新式纺机,分别送往蜀地,杭、嘉、湖等纺织,手工相对发达的地区。
各地都有官办的布锦坊市,将要进入开工制备阶段。”
桑蚕一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