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秸秆,集中深埋或烧毁,机械碎茬深翻,耙平土地后冬灌,次年春播种前浅犁、耙耱,镇压后铺膜。”
“左边这块田,明显按照要求完成了,右边这块却只是清理了秸秆,没有深翻,土里的虫卵根本冻不死。”
说话间,郭阳已经拍好了照,单独发给了严群。
只是照片太小,郭阳还单独编辑了一段文字发过去。
严群很快回了信息。
陆汉斌和其助手陈一航这时也注意到了老板所说的。
“这……不注意看还真看不出来。”
郭阳说道:“细节决定成败,现在各方都盯着天玉1号的弱点在攻击,肯定得盯紧点。”
陆汉斌心中凛然。
其实不只是病害,郭阳还注意到长期连作后的制种田土壤也有盐渍化的趋势,土壤养分肯定也不足。
玉米是相对耐连作作物,即使连续种10年,靠着水肥和病虫害管理,也能做到不减产。
但对土壤的伤害是极大的。
气候条件决定了制种田只能种一季玉米,如果要轮作倒茬,意味着农民收入大幅下降。
地方和农户都无法接受。
好在金塔今年多了20万亩苜禾1号翻耕的制种田,土壤肥力和养分都已经达到了巅峰。
想必今年会带来产量惊喜。
沿高台-临泽-甘州这一路上,郭阳都是这样不厌其烦的观察着制种基地的情况。
还偶遇了制种农户,得知是天禾种业的,热心的给添了开水,一个劲的说:
“这两年啊,只有天禾是年前能结清制种费的,亩保费也是最高的。”
中午到张掖分公司附近休整,和分公司负责人尹小兵吃了饭,又去看了看工厂。
同样是极致的忙碌。
按杨小兵的说法,春节也不敢停工,因为种子出货速度太快,一直没有储备。
春节后又是高峰期,一刻也不敢耽搁……
郭阳自然一番鼓励,三倍工资不是问题,该有的节日慰问安排上。
原本还想着去山丹军马场拜访一番,其种植苜蓿的历史悠久,现在也是苜禾的合作伙伴之一。
但要绕路,行程安排上也很紧,只得放弃。
兜兜转转,从永昌绕了一段路到金昌,察看了当地蔬菜、牧草产业的发展情况。
这里属于祁连山雪融泉水灌溉区,水源清澈无污染,种出来的蔬菜品质好,这个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