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数都要相同。某些州更注重紧凑性和毗连性,尽量将同一族裔的社群保留在一个选区之内。某些一党独大的州强调维护现有的政治共同体,保证自己在每个选区都占据优势。而某些关键的摇摆州,则特别看重维护党派公平……倒不是因为这些州更坚持公理、公平和正义,而是这些摇摆州的州议会通常也是摇摆的,过道两边的议员如果不互相妥协的话,根本就没办法达成一致。
以纽约州为例,这个深蓝州有一个跨党派的选区重划委员会,但其建议不具约束力,其成员也很难达成一致。民主党州长和立法机构常常会绕过该委员会,自行划定选区。2022年,民主党人联手将六个保守派地区合并为三个,并将布鲁克林的自由派地区纳入包含了斯坦顿岛的摇摆选区之中,从而将至少四名共和党现任议员赶出了国会。
而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这种完全以门户私计和党派利益为考量的荒唐行径,竟然是合法的。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政治格局越来越僵化,蓝州与红州的界限越来越分明,两党的门阀权势越来越大,种种王朝末年之相一一显露,也就不是什么难以理解的事情了。
时至今日,留给两党争夺的所谓战场已然不多,大部分都是像杰里-纳德勒的纽约州第10国会选区那样,还没开始就已经注定了结局。
譬如路易斯安那州第五选区的拉尔夫-亚伯拉罕,以208545票的数据拿到81.5%的得票率,十分可怖。最关键的是,他的竞选对手比利-伯克特,也是共和党的候选人。
也就是说,在这个选区,不管哪位候选人上位,对于共和党来说都是胜利。
如果你觉得这就已经很夸张了,那不如看看加利福尼亚第40国会选区的露西尔-罗伊巴尔-阿拉德,这位女议员自1993年开始就在国会山工作,至今已经连续赢得了12次竞选。作为第一位担任众议院拨款委员会“十二枢机主教”之一的拉丁裔女性,阿拉德在拉丁裔众多的洛杉矶基本上可以打横着走。她在国会山的政治影响力是如此强大,在选区当地的社群关系是如此深厚,以至于不管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都没人愿意跟她打擂台。
输掉竞选是一回事,以80%甚至90%的差距被屠杀又是另一回事了。
于是,阿拉德议员的2016选战,也就是走了个过场而已。76.3%比23.7%,在没有任何竞选活动的情况下,轻松击败拉出来凑数的独立参选人,罗曼-加布里埃尔-冈萨雷斯。
包括CN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