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要解决眼下的问题,我们需要一个更快的方法。”
艾伦一一反驳了众人的各种猜测。
随着所有的路径都被堵死,所有人也彻底没有思路了。
“那你的计划是什么?”
一众议员看向艾伦。
艾伦淡定的看向众人:“其实在刚刚的讨论中,大家已经接触到更容易实现的路径了。”
所有人开始回忆了起来,但大脑像是空白一般,除了时不时闯入脑海的戴森球和星链几个字之外,便很难再想起来什么了。
等会议室重新恢复平静之后,艾伦到:“既然戴森环收集完的能量依旧需要靠激光微波传输到地球,那我们为什么不可以省掉中间环节,”
“直接传输光能。”
“所以,我的想法是,不需要去繁琐的建立起戴森环,”
“我们只需要用携带凸透镜的卫星,到达环日轨道,组成可调凸透镜云,就能够通过多次反射,将更多的能量传输到位于近地轨道的接收站中。”
“然后通过近地轨道上的接收站进行能量转换将电能传输到地球。”
艾伦阐述着这个方案的可行性:“将光能聚拢,释放出来的能量是非常庞大的,如果直接传输到地球,或许会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破坏。”
“而位于大气层之外的星链卫星,则主动将这份破坏格挡在地球之外。”
“其次,上万颗星链卫星组成的太空电站,能够有效地对可调凸透镜云折射过来的能量进行高效吸收,”
“而对于近地轨道上的电能,传输方法就很多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相比较于戴森环而言,可调凸透镜的运行位置并不需要距离太阳那么近,只要保证着正确的角度,哪怕在水星轨道也能够高效的进行能量传递。”
“当然,相比较于戴森环,实际上可调凸透镜的能量折射,要少了好几个数量级,”
“但还是那句话,太阳每秒钟释放出的能量过于庞大,因此哪怕比戴森环的能量少了上亿倍,也依旧足够人类使用。”
议员们听到艾伦的方案之后,眼睛逐渐释放出来了光芒。
相比较于戴森环那般让人听起来就工程量庞大的宏大项目,发射几个放大镜的方案,似乎要更加可靠一些。
太阳的能量到达地球之后,只有二十多亿分之一,
虽然如果全部收集起来足够人类使用,但因为能量密度太低,所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