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兆恩啊……’
‘这人历史上似乎还有点名气?’
海玥打量着十四岁的林兆恩,颇有几分惊讶。
明朝中后期,在福建思想界,出现了两位著名的人物,被称为“闽中二异端”。
其中一位是泉州的李贽,以孔孟传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许多在当时看起来离经叛道的思想,却颇为符合现代人的观念,因此在后世有着不小的知名度。
另一位就没什么人知道了,这个人叫林兆恩,倡导儒释道三教合一,创过教,抗过倭,做了不少实事,只是若论爆点,就远不如李贽了,因此讨论度也远远不及。
而林兆恩还有另一个身份,正是如今两广巡抚林富的孙子。
只是对方会出现在这里,确实令人惊讶:“你把林巡抚的孙子拐过来了?”
燕修笑道:“怎能叫拐呢?小少爷是自愿来的,他对于方府的事情也很好奇的!”
“见过海兄!”
林兆恩眼神清澈,温文尔雅地行礼。
“林少爷请!”
四人来到对街的一座茶楼雅间,各自入座,面面相觑。
只是片刻的冷场后,燕修就开始活络气氛,海玥也是健谈的,倒是很快打开了话题。
聊着聊着,就到了林富向朝廷进奏的《乞罢采珠疏》和《乞裁革珠池市舶内臣疏》。
海玥道:“听说合浦县曾经发生了一起乱民暴动,才会促使林巡抚下定决心,进奏朝廷,制止采珠,可有此事?”
林兆恩小脸沉凝,缓缓地道:“海兄可曾去过合浦县?”
“没有。”
“我去过。”
“那里如何?”
“民不聊生!”
林兆恩毫不顾忌地道:“合浦县本就地瘠人贫,自从合浦珍珠闻名天下以来,当地的百姓更是不种粮食,耕海采珠,以珠易米!”
“偏偏很快,采集珍珠就被纳入了官府专营,严禁民间私采,珠民哪怕私藏碎珠,一旦发现都要被严惩!”
“而每每官府摊派徭役时,合浦人的噩梦就来了!”
“在海水中采珠是极其艰苦和危险的,那些珠民用绳系腰,携篮入水,就这么潜入十丈深的海底,等拾取到珠蚌后,摇绳示意船上的人拉回。”
“他们常常遭到刺纱(鲨鱼)的袭击,船上的人就看到一缕血水浮上,便再也拉不上人了……”
“即便侥幸回来的,也常常耳鼻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