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讲武堂是专门培养文武人才的一所学堂。
入学条件甚为苛刻,也只有达官贵人,豪绅大族的子弟,才有机会入内。
当初乌桥镇的李少云为了来这里求学,李府上下可是花费了很大功夫。
不过讲武堂只讲学,教武,并不提供兵器、药辅、功法等等。
故而,来这里的多为一些年轻人,或者开蒙的少年大孩童。
等到十几岁,往往就需要奔赴别处去寻找机会。
饶是如此,讲武堂仍旧是青乌县培养人才的摇篮。很多大户人家都愿意把开蒙的孩子送去讲武堂。
谢安赶到讲武堂的时候已是午时。
由于第一次来,谢安免不得好奇的多扫视了一番。
门口放着两座石狮子,还有一块大石碑,上面刻录着劝学的一句话:年华易老学难成,半寸光阴不可轻。
谢安轻轻念叨了一遍语录,抬头看到旁边掉光了叶子的梧桐树,还有气派门头前方矗立着一尊手持书卷的大儒石像。
油然生出一股肃穆和书卷的味道。
有点回到前世学校的味道了。
收拢心思,谢安向门子道明来意。那门子听闻谢安是唐家堡小红糖的小爷爷,顿时露出敬重之色,指着东南方向的一处别院,“五岁到八岁的,在晨曦园。”
谢安道了声谢,随即入了讲武堂大门,往东南去,行百米,见到葱郁的松柏,还有一处方形的凉亭。
三十多个五六岁的孩童,坐在各自的课桌上,眼巴巴的看着一位穿着蓝色襕衫的教书先生讲课。
而在凉亭外围,则围着不少达官显赫,多是孩童学子的长辈,负责接送。约莫是这位教书先生讲的好,便是这些长辈们,都围在凉亭外面侧耳倾听。
谢安大老远就看到了唐正阳,还有知县……文在清。
相隔太远,谢安听不见那教书先生讲的什么,便靠到唐正阳身边,轻呼:“大哥。”
“五弟……”
唐正阳回头看到谢安,分外的吃惊。然后看到谢安手里提着的礼物,便知晓了谢安的心意,会心笑道:“五弟有心了。”
“应该的,小红糖呢?”
唐正阳指了指第一排的位置。
谢安抬眼看去,果然看到穿着大红色精棉袄子的小红糖坐在第一排,因为个头偏矮,她坐直的时候,只有大半个头高出桌面。
不过小红糖听的很认真,双手撑着下巴,一双大眼睛紧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