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炮灰兵团理论上是无限的,因为我们除了将那些附庸国仆从军筛选后淘汰下来的士兵拉入巴尔干地区外,还可以在希腊半岛和巴尔干三国中无限制征召青壮,简单训练一番就能投入到对伊斯坦布尔的进攻中。
得益于亚里士多德的配合,我们现在已经拥有超过50万的炮灰兵团。
其中过半是希腊人组成的。
亚里士多德差不多掏空了希腊共和国的所有青壮。”
“也就是说,现在有超过七十万的军队云集在巴尔干地区?”
“是的,陛下。”
“那就尽快发动攻势吧,供养七十万人在前线,可是一个巨大的负担。”
“陛下请放心,20万忠诚的野战部队,仅仅只是用来当做督战队使用,不会在进攻伊斯坦布尔要塞群的时候,损失太多。”
“最好如此。”
1804年初,李维政府派出号称百万的大军,对伊斯坦布尔地区发起全面进攻,作为罗马帝国创立的序曲。
这场战争被欧洲各国称之为皇冠战争。
寓意着这是李维为了戴上罗马皇帝皇冠,所发动的侵略战争!
当然,在李维政府控制区内,则将这场战争宣传为神圣战争。
寓意着这是上帝对异教徒的审判!
是上帝让人世间重现罗马的序幕!
这套言论可是有梵蒂冈的教宗和全体红衣主教,亲自出来站台(不出来站台的红衣主教都已经见了上帝)。
不管双方的舆论宣传差距有多大,欧洲的民众对于李维政府收复伊斯坦布尔地区的战争,还是比较支持的。
毕竟在这个时代,信奉上帝的人,跟奥斯曼帝国天然处于对立面上。
从奥斯曼帝国对待基督徒的恶劣态度就能看出来……
战争爆发后,伦敦政府的皮特首相,立刻召开了重要的内阁会议。
“诸位,那个暴君李维为了实现他的野心,又一次让他的帝国陷入到战争的泥潭中。
当然,现在并不是我们发动战争的最佳时机。
欧洲的普鲁士王国与俄罗斯帝国都没能从战争的创伤中恢复过来,尤其是实力强悍,有着几百万灰色牲口的俄国人,还在忙着重新划分权力蛋糕,撇清弑君带来的恶劣影响。
不过,伟大的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还保持着充沛的精力,可以在远东地区发动一场必胜的战争。”
“首相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