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是常年镇守北地的缘故,面色有些沧桑,不过举手投足间给人一股举重若轻的镇定感。
这种气度根植于内心,别人是学不来的,盖因其源于军旅生涯中一次次屡破顽敌,源于他掌控数万大军时的令行禁止,源于幕府将佐乃至代国官员服从他时的曙满志。
他现在就学不来这种,所以王雀儿只是尊重他的身份,而看不上他的本事一一但他不会表现出来。
这个时候,王雀儿清了清嗓子,道:「殿下来意,我已知晓。其实此事在代国颇有争议,有些大臣虽未明着反对,但以拓跋景年幼为由,请暂缓行事,待拓跋什翼键亲政后再行册封。」
说实话,在这件事上王雀儿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拓跋景是什么身份?众人多有猜测,心中有数。
王夫人也没对外说这个孩子哪来的。
也就是说,她想平白无故册封一个「普通人」为代国郡公。这不是不可以,
但你得有耀眼的战功才行。
功劳到位了,郡公算什么?左右贤王都不是不可以。
可这两岁小儿有什么功劳?更别提其出身还不明不白,甚至让人微微有些屈辱。
这般情况下,也就一些与中原做买卖大获其利的部大、官员支持,其他人不是沉默就是反对。
这就是女主当国的先天不足。即便王氏已经诛杀了一大批反对她的人了,但还是有源源不断的人冒出头来,隐隐反对她,特别是什翼犍今年已经十一岁了,
按照草原规矩,成婚之后就要亲政,王氏就要交出权力。
可以这么说,最多三四年,代国内部的矛盾就要迎来一次总爆发,已经快要糊弄不下去了。
邵裕不太清楚其中的内情,听了王雀儿的话后,只问道:「可有解法?陛下没别的要求,只想让代国尽可能笼络住更多的部落。待他扫平江南后,再做计较。」
王雀儿似乎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立刻回道:「要做好动手的准备。五原国或马邑国没那么容易立起来。不过,殿下最好还是去一趟凉城。单于府固然会力保王氏兄妹,但他们自己的举措更为重要。这里是鲜卑地界,不是中原,终究要看他们自己。王夫人在凉城苦思良策,却不知有无解法。」
邵裕点了点头。
******
离开平城西行时,雨已经停了。
七月的平城还是很热闹的,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
梁人,鲜卑人、乌桓人、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