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括眉头微皱,有些不解地问道:“这却是为何?”陈勋随即继续说道:“从平阳君此来一系列之行为来看,其目的绝不仅仅是要上将军您回转邯郸,甚至不仅仅是为了守卫邯郸而来。”不待众人思索,陈勋随即继续说道:“就如周将军所言,若是要护卫邯郸,不论是廉颇将军还是田单将军,皆可率上党或是河内之卒回援。即便说是信任上将军之威名,亦可从上党、河内抽兵,再由上将军您率领便是。何故非要从本就兵力不足、更可能已经在战斗中的代郡抽调兵马呢?”闻听此言,李牧与周骐却是没有丝毫的意外之感。
显然,从陈勋的描述之中,他们也已经有所察觉,察觉到此事的不同寻常而连李牧与周骐二人都能察觉得到的事情,赵括自然是心知肚明。
只是这话,赵括却是不能由自己说出来。也因为如此,赵括才有这一句明知故问。
当然,在众人的眼中,上将军只不过是当局者迷而已。于是,陈勋很是顺利地补上了最后的一句:“唯一的可能,便是邯郸方面,不欲上将军您完成灭胡的事宜,至少不想让您这么快的完成这灭胡之事。”话音落,帐内随即便是一阵的安静。
显然陈勋的话还没有说透——邯郸方面指的是谁?他们又为什么不想上将军这么快完成灭胡这件利国利民的事情?
这两个更为关键和深沉的问题,却是再没有人提出。因为在场的诸人心中早已有了答案,还能是因为什么?
怕上将军功高盖主呗?可仅仅是那一丝丝的功高盖主的可能,就能置代郡数十万百姓的性命于不顾吗?
就可以枉顾赵国的国家大义吗?白起的功劳高不高?从伊阙之战、到鄢郢之战、再到华阳之战,可以说是从北打到南,又从南打到了北,其功劳之高绝不在赵括长平一战之下。
可就是这样一个明显已经功高盖主的人物,在面临国运一战之时,秦王依旧毫不犹豫地将他派到了长平前线,更是将整个秦国的兵马、钱粮全都交给了白起。
这才是国士之礼啊!可咱们的赵王呢?这边上将军还在与胡人浴血奋战呢,那边的朝堂上不说给予多少的帮助,甚至还要扯一扯上将军的后腿。
要知道,上将军如今守护的可是赵国之民,护卫的是华夏的尊严啊!古往今来,可还有如此之王乎?
面对这样的拷问,众人还能怎么回答?除了,沉默!可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难道除了乖乖回师就没有办法了吗?
多好的优势啊,要是就这么回师了,等胡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